
期盼已久的五一小长假就要来啦!这个假期,你怎么安排?是坐在通往他乡热闹的高铁上、飞机上、大巴上、火车上……还是打算花式宅家,享受诗一般的生活?无论是出行放松,走遍祖国大好河山,又或是居家小憩、静心读书、享受美食、通过网络阅遍山河秀丽,对待身体健康依旧不能放松警惕。下面,笔者为大家准备了超全的五一假期出游及宅家养生攻略,请查收。
宅家篇
五一期间恰逢春夏交替之际,无论是外出,还是宅家,都应该根据季节变化,顺时而养。中医讲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在这两个季节,应维护好人体情志和脏腑的功能,助力体内阳气旺盛生长。
1.合理饮食,守护阳气
春末夏初,阳气初升。《黄帝内经》提出“春夏补阳”,中医认为,此时养生保健要从保护人体的阳气入手。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,以使人体阳气充实,抵御邪气侵袭,葱、蒜、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。
五一期间天气逐渐暖和、气候偏湿,不少人可能会出现食欲消减的情况。食欲不振其实跟身体有很大关系,体湿体寒者食欲往往比较差,建议用南瓜、苍术、茯苓、薏苡仁、厚朴等熬汤,可以起到祛湿健脾的作用。
2.作息规律,适当活动
早睡早起,规律的睡眠才能养护阳气。补觉时间要合适,睡眠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方法,但睡眠不是越多越好,对于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来说,睡眠时间过长会让人更累。
不要“蜗居”。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,空气清新,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,重点养阳。养阳的关键是“动”,切忌“静”,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或锻炼方式,如打太极拳、跳广场舞、慢跑、放风筝、春游踏青等。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,应在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,锻炼前应喝些热水、牛奶、豆浆、蛋汤等热汤饮。
3.心态放松,情志舒畅
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,情绪易急躁,要做到心胸开阔,身心和谐,使肝气调达。注意息怒,或者适度宣泄,调整好心态,尤其不要无事生非。
出游篇
1.避免晕车
坐车时,精神要放轻松,可分散注意力;只吃七八分饱,不要吃高蛋白和高脂食物;尽量使身体坐得比较平稳,和车行驶的方向保持一致,使车内空气流通。可在出发之前,将鲜生姜切片装于小袋内,随时闻一闻,也可以将姜片贴于内关或肚脐(神阙)上。如果不习惯生姜的味道,还可以将风湿止痛膏剪一小块,贴在肚脐(神阙)位置,可缓解眩晕的感觉;或者在乘车半小时前,服用晕车药。若感到头晕目眩、恶心呕吐,可以手指点压太阳穴、风池穴、内关、足三里穴 2~3 分钟,直至出现酸胀感觉。
2.防止疲劳
如果爬山或暴走后出现小腿酸痛的症状,建议大家在旅行当晚回到住宿地方时,最好洗个热水澡、泡泡脚,按摩腿部肌肉,这样可以放松肌肉,舒缓肌肉的酸痛感。泡脚时可以加一些活血通络的中药,如艾叶、桂枝、羌活、红花等。
其次,在睡觉的时候,可以适当用枕头或者是被子把腿部垫高一些,这样可以有效改善腿部血液循环,减少疲劳感。晚上应早点睡觉,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,这样身体才能恢复得更快。
3.预防水土不服
水土不服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过敏、长红疹等,旅行者由于旅行疲劳、精神紧张、饮食习惯的不适、气候时差的变化、身体抗病能力降低等因素,很容易出现腹泻。
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,可以先吃粥等流食或半流食,易于消化,给肠胃一个适应的时间;也可以吃点木瓜,有健胃消食的作用,或者吃点香橙,缓解呕吐。情况严重时须及时就医处理,对于症状轻微或是初起状态,或是短时间内无法就医的,建议尝试以下几招:
(1)按压中脘穴 2~3 分钟,以明显感觉到酸胀感为宜,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;按压足三里穴 2~3 分钟,以明显感觉到酸胀感为宜;如果找不准穴位,口服一支藿香正气口服液也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。
(2)多饮茶叶蜂蜜水,取一小撮茶叶,2匙蜂蜜,冲水饮用。茶水里边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各地质、水质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的不足,还能补充血液量,加快血液循环,使得过敏物质快速排出体外,预防过敏症状的出现。
4.做好防护
在空气流通好、人流量少、条件允许的地方,可以不戴口罩,但人流量密集地区或者是火车、飞机、汽车上,大家最好还是佩戴好口罩,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不可掉以轻心。其次,在触摸公共物品后,应勤洗手。
责编:李爱华
来源:新湖南客户端
总书记的人民情怀|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”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